關于《渝北區促進質量品牌和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的政策解讀
一、《措施》起草過程
按照區委、區政府工作安排,由區市場監管局負責《渝北區促進質量品牌和知識產權高質量發展若干措施》(以下簡稱《措施》)起草工作。2024年10月完成《措施》初稿,并向有關單位征求意見,形成《措施》征求意見稿;經司法局合法性審查,分管區領導召集相關部門進行專題研究,2025年4月10日,《措施》通過渝北區政府第十九屆第87次常務會審議。
二、《措施》制定背景和依據
近年來,黨中央、國務院相繼印發《知識產權強國建設綱要(2021-2035年)》《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十四五”國家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規劃》等文件,明確知識產權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大局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強調要加強對產品質量的監督管理,提高產品質量水平,大力推進質量強國及知識產權強國建設。
2022年4月,《渝北區質量品牌和知識產權資助獎勵辦法》(以下簡稱《辦法》)由渝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印發并實施。文件對2019年至2023年度質量品牌、標準化、認證認可、知識產權資助獎勵政策進行了兌現,累計發放資助獎勵資金1485.6萬元,對激發企業創新活力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渝北區共有3家企業獲得重慶市市長質量管理獎提名獎,渝北區每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由2021年的24.97件提高到目前的50.87件,國家級、市級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由53家增長到89家。營商環境評價知識產權指標呈逐年上升趨勢,2023年在全市排名第五。
根據國家知識產權局、重慶市知識產權局當前的政策導向要求,為保持政策延續性,同時兼顧我區財政資金狀況,擬修訂渝北區質量品牌和知識產權資助獎勵政策。
三、《措施》主要內容
《措施》共分為五章,第一章總則,明確《措施》制定的上位文件依據、資助獎勵范圍、資金來源及資金管理原則。核心內容集中在第二章,明確了各類資助獎勵的范圍及標準。資助獎勵共分為四部分:一是質量類,包含中國質量獎,市長質量管理獎;二是標準化類,包含制定標準、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三是認證認可類,包含檢測檢驗機構、認證獲證組織獎勵;四是知識產權類,包含對中國馳名商標、地理標志、商標專利質押貸款補貼、中國專利獎、重慶專利獎、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高價值專利項目的資助和獎勵。第三至五章明確了資助獎勵申請、審核、兌付方式及專項資金監督管理與責任追究。
四、新舊政策對比差異
《措施》是在《渝北區質量品牌和知識產權資助獎勵辦法》(渝北府辦發〔2022〕15號)基礎上修訂而成。
從《措施》資助獎勵項目和金額來看,我區《措施》資助獎勵金額在全市處于中等水平,并與黨中央國務院、市委市政府高質量發展戰略要求相符合。需要說明的是:一是降低了中國質量獎、市長質量管理獎的獎勵標準。對獲得中國質量獎、中國質量獎提名獎的企業、組織或個人,一次性獎勵分別從200萬元、100萬元調整到50萬元、30萬元;對獲得重慶市市長質量管理獎、重慶市市長質量管理獎提名獎的企業或組織,一次性獎勵分別從100萬元、50萬元調整到30萬元、10萬元。二是修改了標準化資助獎勵。取消了對承擔標準化工作、標準化試點示范項目的相關資助獎勵;保留對制定標準的資助獎勵,修改后保留“主導制定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地方標準,一次性資助20萬元、10萬元”的規定,取消了對主導制定國際標準、參與制定標準、修訂標準、制定團體標準等項目的資助獎勵。降低了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獎勵標準。對獲得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項目獎一等獎、二等獎、三等獎的企業(主要完成單位),獎勵標準從40、35、30降低為20萬元、15萬元、10萬元。新增對獲得重慶市標準創新貢獻獎(標準項目)的企業或團體標準組織的獎勵10萬元。三是對認證認可資助獎勵內容進行了優化調整。檢驗檢測機構資助獎勵方面,對國家級檢測中心的獎勵從100萬元調整為50萬元,取消了對新認定的市級、區級檢驗檢測機構的獎勵,增加了對首次獲得檢驗檢測機構資質認定的獎勵10萬元。取消對新獲得ISO9001、HACCP、ISO22000認證的養老、金融、教育機構和進入小微企業名錄庫的小微企業獎勵,保留了對新獲得低碳產品、綠色產品(建材、家具)認證獲證組織的獎勵3萬元。新增碳中和、碳足跡認證,每項認證給予3萬元的資金支持。四是知識產權板塊取消了對國際商標、國內發明專利、國際發明專利、貫標認證、知識產權服務機構的資助獎勵;新增了市級高價值培育項目資助;在專利獎項目增設了重慶專利獎,將知識產權質押融資的貼息標準從50%貼息、30萬元封頂,降低為25%貼息、20萬元封頂;知識產權示范優勢企業、馳名商標、地理標志資助獎勵項目等3項標準保持不變。
五、名詞解釋
(一)中國質量獎:是經中央批準的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主辦的政府在質量管理領域授予相關組織和個人的最高榮譽。
(二)市長質量管理獎:由市政府授予在質量發展事業中作出突出貢獻的企業的最高榮譽獎,旨在樹立質量典范,傳播先進質量理念,激勵廣大企業更加重視質量發展和品牌建設,積極追求卓越績效,努力創造符合我國實際的質量管理制度、模式與方法,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提升發展質量和效益,推進質量強國、質量強市建設。
(三)國家標準:由國家標準機構通過并公開發布的標準。國家標準分為強制性國家標準和推薦性國家標準。
(四)行業標準:指國務院有關行政主管部門依據其行政管理職責,對沒有推薦性國家標準而又需要在全國某個行業范圍內統一的技術要求而制定的標準。
(五)地方標準:本文件特指重慶市地方標準。由重慶市標準化行政主管部門制定,在本行政區域內統一的標準。
(六)標準創新貢獻獎: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是指由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設立,并經中央批準的獎項,根據《中國標準創新貢獻獎管理辦法》分為標準項目獎、組織獎和個人獎,每2年評選1次。按照黨和國家功勛榮譽表彰工作委員會辦公室批復,重慶市市長質量獎由市政府主辦,設市長質量管理獎、提名獎和標準創新貢獻獎,重慶市市長質量獎(標準創新貢獻獎)表彰對象分為標準項目和個人,每2年評選1次。
(七)中國專利獎:由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和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共同主辦,是中國唯一的專門對授予專利權的發明創造給予獎勵的政府部門獎,得到聯合國世界知識產權組織(WIPO)的認可。“中國專利獎”重在強化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鼓勵和表彰為技術(設計)創新及經濟社會發展做出突出貢獻的專利權人和發明人(設計人)。中國專利獎設:中國專利金獎、中國專利銀獎、中國專利優秀獎,中國外觀設計金獎、中國外觀設計銀獎、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 。
(八)重慶專利獎:重慶專利獎是重慶市為表彰在專利創造和運用中取得顯著成效的專利權人及發明人(設計人)而設立的政府獎項,屬于重慶市知識產權保護和應用貢獻獎的組成部分。該獎項旨在激勵技術創新,推動知識產權高質量創造、保護與運用,是重慶市知識產權領域的最高榮譽。獎項等級與中國專利獎一致,分設專利金獎、銀獎、優秀獎,每五年評選兩次,每屆授獎總數不超過35項。
(九)馳名商標:在中國境內為相關公眾廣為知曉并享有較高聲譽的商標,其認定和保護遵循《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標法》《馳名商標認定和保護規定》等法律法規。馳名商標的法律地位高于普通商標,享有更廣泛的跨類別保護和更強的維權支持。
(十)地理標志商標:指依法注冊的,用于標示某商品來源于特定地區,且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其本質是通過商標制度保護具有地域特色的產品品牌,防止產地名稱濫用,維護生產者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六、資助獎勵政策兌現方式
資助和獎勵申報采取自愿申報原則,每年受理上一自然年度的質量品牌、標準化、認證認可、知識產權資助獎勵申報,申報時間為每年6月1日至7月31日,逾期申報的,不再受理并視為自動放棄。
區市場監管局負責對申報材料進行審查。審查完成后按程序報區市場監管局分管負責人、主要負責人審核,并提請區市場監管局黨組會研究。
對審核合格的申請名單向社會公示5個工作日,經公示無異議的,報區政府審批后給予資助或獎勵。
兌現機構:渝北區市場監督管理局
地? ? 址:渝北區龍平街9號
聯 系 人:譚禮哲
職? ? 務:區市場監管局知識產權科科長
聯系方式:67489909
工作時間:工作日9:00-18: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