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號 ]
- 11500112009315877L/2025-00123
- [ 發文字號 ]
- 渝北府辦發〔2025〕25號
-
- [ 主題分類 ]
- 衛生、計劃生育、婦女兒童
- [ 體裁分類 ]
- 其他公文
-
- [ 發布機構 ]
- 渝北區政府辦公室
-
- [ 生成日期 ]
- 2025-10-29
- [ 發布日期 ]
- 2025-10-31
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關于印發《重慶市渝北區結核病防治行動方案(2025—2035年)》的通知
渝北府辦發〔2025〕25號
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重慶市渝北區結核病防治行動方案
(2025—2035年)》的通知
各鎮人民政府,區政府有關部門,各街道辦事處,有關單位:
《重慶市渝北區結核病防治行動方案(2025—2035年)》已經區政府同意,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重慶市渝北區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5年10月29日
(此件公開發布)
重慶市渝北區結核病防治行動方案
(2025—2035年)
?
為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衛生健康工作的重要論述,確保終結結核病流行目標如期實現,根據《重慶市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重慶市結核病防治行動方案(2024—2035 年)〉》(渝府辦發〔2024〕84號)要求,結合我區實際,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標
到2030年,全區結核病發病率降至20/10萬以下。到2035年,全區結核病發病率降至10/10萬以下。
二、防治策略
緊緊圍繞“2035年終結結核病流行”目標,按照區、鎮(街道)、村(社區)三級管理權限層層壓實責任,根據疫情地區分類,實施“一地一策”,采取針對性防治措施。
三、防治措施
(一)擴大篩查行動
1. 強化患者發現。全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對咳嗽、咳痰超過2周的結核病可疑癥狀者,優先推薦使用分子生物學開展病原學檢查。到2030年,區人民醫院對可疑癥狀者或疑似患者開展病原學檢查率達到95%以上,對結核病患者開展分子生物學檢測率達到85%以上。各鎮街政府協助轄區內醫療機構及時發現和報告結核病病例。(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委、區疾控局、各鎮街)
2. 開展重點人群主動篩查。
(1)結核病患者密切接觸者。制定結核病患者流行病學調查和密切接觸者篩查技術方案,所有密切接觸者需在10個工作日內完成癥狀篩查和胸部X光片檢查,其中聚集性疫情密切接觸者還需開展結核感染篩查。到2027年,全區密切接觸者胸部X光片檢查率達到95%以上。學校內密切接觸者按照學校結核病防控工作指南開展檢查。各鎮街政府積極動員重點人群參與主動篩查。(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委、區教委、區疾控局、各鎮街)
(2)65歲以上老年人。在65歲以上老年人報告發病率大于300/10萬的鎮(街道),每年對轄區所有65歲以上老年人開展胸部X光片檢查;在報告發病率大于150/10萬且小于300/10萬的鎮(街道),每年對其中7類重點人群〔既往結核病患者、糖尿病患者、HIV/AIDS患者、塵肺患者、使用免疫抑制劑者、長期吸煙者、營養不良者(BMI小于16)〕中的65歲以上老年人開展胸部X光片檢查;在報告發病率小于150/10萬的鎮(街道),每年對有可疑癥狀的65歲以上老年人開展胸部X光片檢查。(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委、區疾控局)
(3)其他高風險人群。HIV/AIDS患者每年開展結核病可疑癥狀問診和胸部X光片檢查,檢查率達到90%以上。高疫情鎮(街道)每年對糖尿病患者、塵肺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慢性腎病患者等高風險人群開展胸部X光片檢查;2年內對轄區其他人群(不含65歲以上老年人)開展1次結核病癥狀篩查。中、低疫情鎮(街道)每年對糖尿病患者、塵肺患者、長期使用免疫抑制劑者、慢性腎病患者等高風險因素人群開展胸部X光片檢查。(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委、區疾控局)
3. 落實重點場所主動篩查。
(1)學校。將結核病防控措施落實情況納入學校年度工作目標內容,每年對幼兒園、小學及非寄宿制初中入學新生開展密切接觸史和可疑癥狀問診,對高中和寄宿制初中入學新生和高二學生開展結核感染檢測,對大學入學新生開展胸部X光片檢查,鼓勵有條件情況下對初二學生開展結核感染檢測,每年對所有教職員工開展胸部X光片檢查。(責任單位:區教委、區衛生健康委、區疾控局)
(2)其他重點場所。監管場所的工作人員、羈押人群,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的從業人員以及精神病院的住院患者每年開展胸部X光片檢查。引導養老機構、社會福利機構的服務對象每年主動開展胸部X光片檢查。做好規模養殖場員工入職和年度體檢結核病篩查工作,加強人畜共患結核病監測。加強對流動人口聚集的區域(場所)開展結核病防控。(責任單位:區公安分局、區民政局、區司法局、區農業農村委、區衛生健康委、區疾控局)
(二)規范治療行動
1. 實施定點收治。執行全市結核病定點醫療機構設置標準和管理酒館。全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落實首診醫生負責制,發現結核病患者及時轉診。到2027年,全區非定點醫療衛生機構結核病患者和疑似患者轉診到位率達到60%以上,結核病患者和疑似患者總體到位率達到95%以上。(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委、區疾控局)
2. 實施傳染期結核病患者定點住院治療。區人民醫院按照市級傳染期結核病患者定點住院治療指導方案,對傳染期結核病患者實施分片區定點住院治療。到2030年,全區傳染期結核病患者定點住院治療率達到90%以上。(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委、區醫保局、區疾控局)
3. 實施規范化診療。區人民醫院對所有新診斷報告的結核病患者開展病原學檢查并登記管理,病原學陽性檢出率保持在60%以上;到2030年報告結核病患者登記率達到95%以上。區人民醫院完要善病原學陰性結核病診療專家組會診制度。到2027年,標準治療方案使用率達到90%以上,固定劑量復合制劑使用比例達到85%以上。(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委、區疾控局)
4. 加強隨訪管理。區人民醫院要及時將結核病患者全程治療信息反饋至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規范診療并加強患者治療依從性教育。各基層醫療機構按照高中低風險等級實施患者分類管理。患者管理率、規范管理率和規則服藥率保持在90%以上。區人民醫院加強對流動結核病患者的登記管理和隨訪,及時轉出和轉入,規范出具休復學(課、工)診斷證明。對于丟失、拒絕接受規范抗結核治療和拒絕基層隨訪管理的患者,鎮街政府要支持配合基層醫療機構進行患者追蹤、家庭訪視工作。(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委、區教委、區疾控局、各鎮街)
5. 提高診療服務可及性。依托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設置延伸服務點,提供肝腎功能檢查和取藥服務,區人民醫院提供技術指導。到2027年,該項診療服務全區鄉鎮覆蓋率達到70%以上。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供送醫、送藥上門或遠程醫療服務,學校要安排專人負責休復學(課、工)、接受預防性治療的學生、教職工服藥管理,監管場所醫療機構要將出監(所)且正在治療的結核病患者及時轉至患者現住址的定點醫療衛生機構繼續實施治療管理。(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委、區教委、區公安分局、區司法局、區疾控局)
(三)遏制耐藥結核行動
1. 加大篩查、轉診及監測力度。區人民醫院對結核病患者開展耐藥篩查,耐藥篩查率達到95%以上。區人民醫院對發現的耐藥結核病患者要及時轉至耐藥結核病定點醫療衛生機構診治,轉診率達到100%。持續開展耐藥哨點監測,利用分子生物學檢測技術,為全市結核病流行傳播規律和菌株變異研究提供科學數據。(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委、區疾控局)
2. 規范耐藥結核病診療。區人民醫院及時轉診耐藥患者到市級耐藥結核病定點醫療衛生機構,區人民醫院和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加強健康教育,確保患者及時到位。到2027年,全區耐藥結核病患者定點治療率達到90%以上;到2030年,全區耐藥結核病患者納入治療率達到95%以上,成功治療率達到75%以上。(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委、區疾控局)
3. 落實耐藥結核病患者管理。區人民醫院、區疾控中心、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及時完成診療信息推送,確保全程信息及時反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按要求做好健康管理服務工作。(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委、區疾控局)
(四)患者關愛行動
1. 加強醫藥保障。根據市醫保局醫療保險目錄管理有關規定,在診療項目及基本醫療保險支付范圍內的藥品目錄內,組織開展抗結核藥品集中帶量采購,對治療耐藥結核病效果良好、但價格較為昂貴的二線抗結核藥物不納入藥占比計算范圍。(責任單位:區醫保局、區衛生健康委、區疾控局)
2. 開展其他救助。區民政局對符合條件的困難結核病患者實施最低生活保障。區紅十字會、慈善組織、社會組織等為符合條件的結核病患者開展慈善幫扶。探索設立專項慈善基金,對符合條件的結核病患者予以救助。(責任單位:區民政局、區紅十字會、區衛生健康委、區疾控局)
3. 實施既往患者關懷計劃。高疫情鎮街的基層醫療機構每年對近5年內既往結核病患者及家屬開展隨訪觀察,對有癥狀者開展結核病檢查,中、低疫情鎮街可參照實施。(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委、區疾控局)
(五)預防阻斷行動
1. 做好卡介苗預防接種。落實無接種禁忌癥的新生兒卡介苗預防接種,新生兒預防接種率達到95%,加強接種全程管理。(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委、區疾控局)
2. 開展預防性治療。區人民醫院應規范設立結核潛伏感染者預防性治療門診。學校、養老機構、監所等重點場所和醫療衛生機構要勸導和動員符合條件的人員開展預防性治療。到2030年,全區預防性治療接受率達到80%以上。(責任單位:區教委、區公安分局、區民政局、區司法局、區衛生健康委、區疾控局)
3. 強化感染控制。全區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每年至少開展1次全院結核病感染控制培訓,區疾控中心要做好傳染性結核病患者停工停課和復工復課的指導工作,基層醫療衛生機構要指導結核病患者做好家庭內感染控制工作。(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委、區疾控局)
(六)宣傳普及行動
1. 提高大眾健康意識。區委宣傳部將結核病防治知識納入各單位年度公益宣傳計劃。各鎮街政府加強宣傳教育,提升居民的防治意識和能力。學校以班級為單位,每學期至少開展1次結核病健康教育。到2027年,全區公眾結核病防治核心知識知曉率達到85%以上。(責任單位:區委宣傳部、區教委、區衛生健康委、區疾控局)
2. 開展志愿者宣傳行動。成立區級、鎮(街道)、學校結核病防治知識志愿者宣傳隊伍,各部門做好本級結核病宣傳工作,實施“百千萬志愿者結核病防治知識傳播活動提升行動”,各結核病健康知識宣傳志愿服務隊每年至少開展2次結核病健康知識宣傳“進社區、進企業、進醫院、進校園、進家庭”的“五進”活動。(責任單位:區委社會工作部、團區委、區紅十字會、區教委、區衛生健康委、區疾控局)
(七)能力提升行動
1. 提升檢測能力。區人民醫院建立結核病實驗室質量控制中心,開展我區結核病實驗室質量控制,提升結核病實驗室檢測能力,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參與結核病實驗室星級評定。(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委、區疾控局)
2. 強化隊伍建設。定期選派區疾控中心、區人民醫院業務骨干至市級進修,提高結核病防治人員的專業能力,區疾控中心、區人民醫院要加強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的指導和結核病防治崗位人員培訓,加強基層人員配置和待遇保障,結核病定點醫療衛生機構專職人員待遇不低于全院平均水平。(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委、區疾控局)
3. 推進智能化服務。建立涵蓋結核病全流程管理的數字化應用,推動結核病患者全程在線智能化服務。利用遠程會診平臺,推廣“鎮(街道)拍、區縣閱”模式,探索使用人工智能數字化胸片診斷系統,提高結核病篩查質量和效率;鼓勵配備便攜式、移動式結核病篩查設施設備及移動體檢車等,擴大篩查可及性。(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委、區大數據發展局、區疾控局)
4. 推動科研創新。加強結核病預防和治療專科(學科)建設,鼓勵高校、各級醫療衛生機構聯合申報結核病防治科研項目,推動科研成果轉化。到2030年,力爭建設結核病防治重點專科(學科),積極申報國家級和市級重點課題。(責任單位:區衛生健康委、區科技局、區教委、區疾控局)
四、組織實施
(一)落實責任。各鎮街要高度重視結核病防治工作,嚴格落實屬地責任,明確專人負責結核病防治工作,強化組織實施。各部門要落實主體責任,確保各項防控措施落實到位。
(二)加強經費保障。全區統籌重大公共衛生項目、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開展結核病防治工作,做好基本醫療保障政策與公共衛生項目的統籌銜接,減輕結核病患者的經濟負擔。
(三)監督與評估。區級有關部門要加強業務指導和監督管理,及時協調解決本行動方案實施過程中的有關問題和困難。按照本行動方案時間節點,定期進行階段性監督和評估,確保配合全區如期實現終結結核病流行目標。
附件:1. 重慶市渝北區結核病防治行動方案(2025—2035年)具體工作目標
??????????2. 重慶市結核病疫情地區分類標準和防治策略
附件1?
重慶市渝北區結核病防治行動方案
(2025—2035年)具體工作目標
?
|
指標分類 |
指標名稱 |
2023年 |
2025年 |
2027年 |
2030年 |
2035年 | |
|
總體目標 |
全區結核病發病率(/10萬) |
48 |
46 |
35 |
20 |
10 | |
|
患者發現 |
報告結核病患者登記率(%) |
64 |
90 |
92 |
95 |
95 | |
|
可疑癥狀者或疑似患者的病原學檢查率(%) |
89.9 |
90 |
92 |
95 |
95 | ||
|
入學新生、高二學生結核病檢查率(%) |
— |
90 |
95 |
95 |
95 | ||
|
教職員工結核病檢查率(%) |
— |
100 |
100 |
100 |
100 | ||
|
65歲以上老年人結核病檢查率(%) |
中疫情地區 |
— |
70 |
80 |
90 |
90 | |
|
低疫情地區 |
— |
70 |
75 |
80 |
80 | ||
|
患者治療 |
傳染期結核病患者定點住院治療率(%) |
— |
70(高疫情地區) |
70 |
90 |
90 | |
|
結核病患者成功治療率(%) |
89.9 |
90 |
90 |
90 |
90 | ||
|
利福平敏感結核病患者標準治療方案使用率(%) |
84.6 |
90 |
90 |
90 |
90 | ||
|
利福平耐藥結核病患者成功治療率(%) |
58.8 |
65 |
70 |
75 |
75 | ||
|
預防性治療 |
密切接觸者預防性治療接受率(%) |
13.6 |
40 |
60 |
80 |
80 | |
附件2
重慶市結核病疫情地區分類標準和防治策略
?
一、分類標準
以2023年全市結核病報告發病率為基線,參考全國平均水平劃分,2024—2027年的劃分標準如下:
區縣級劃分標準:報告發病率大于50/10萬的區縣為高疫情地區;報告發病率大于30/10萬且小于50/10萬的區縣為中疫情地區;報告發病率小于30/10萬的區縣為低疫情地區。
鄉鎮(街道)劃分標準:報告發病率大于70/10萬的鄉鎮(街道)為高疫情鄉鎮(街道);報告發病率大于30/10萬且小于70/10萬的鄉鎮(街道)為中疫情鄉鎮(街道);報告發病率小于30/10萬的鄉鎮(街道)為低疫情鄉鎮(街道)。
二、防治策略
1. 高疫情地區。落實“四早”措施和規范患者管理,開展重點人群、重點場所結核病普查、傳染期患者規范化隔離治療、高風險人群預防性治療干預等,控制結核病流行,促進疫情快速下降。
2. 中疫情地區。做好重點村(社區)/場所和重點人群防控,開展重點人群主動篩查、高風險人群預防性治療干預等,控制結核病傳播,逐步過渡為低疫情地區。
3. 低疫情地區。開展患者個案流調和密切接觸者追蹤,擴大結核感染篩查和預防性治療干預的人群范圍,創建無結核社區/區縣等,防止疫情反彈,逐步實現終結結核病流行。
一圖讀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