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重慶市渝北區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的政策解讀
一、出臺背景
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衛生健康服務需求,為加快全區衛生健康事業高質量發展,更好保障人民群眾健康,根據《重慶市渝北區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重慶市衛生健康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編制了本《規劃》。
二、主要內容
《規劃》主要包括“規劃背景、思路目標、9大主要任務、保障措施”等內容。
(一)規劃背景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為指導,落實“實施健康中國戰略”的重大部署,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重慶提出的“兩點”定位、“兩地”“兩高”目標、發揮“三個作用”和推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等重要指示要求,緊緊抓住戰略機遇期。立足建設“重慶優質醫療資源聚集區”這一定位,圍繞“醫療網絡全覆蓋、服務能力大提升、對外形象新改觀”三個目標,全面加強衛生健康體系建設,完善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監測預警處置機制,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促進中醫藥傳承與開放創新發展,建立健全現代醫院管理制度,加強衛生人才隊伍建設,著力構建更加優質的醫療服務體系和公共衛生體系,為渝北區加快 “高質量發展的經濟大區、高水平開放的臨空大區、高能級策源的科創大區、高品質生活的城鄉大區”建設,打造成渝地區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標桿城區提供堅強的衛生健康保障。
(二)思路目標。到2025年,完成2家區級醫院“三甲”醫院創建,全區“三甲”醫院達到4家,互聯網醫院達到3-5家。實現鎮街醫療機構“全面覆蓋、全面達標”目標,建成1-3個區域農村醫療中心,創建一批甲級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星級村衛生室。引入一批市級重點醫療項目和優質醫療集團項目落戶渝北。推動“三名一站”建設。全區優質醫療資源大幅增加,有效滿足群眾高品質生活對健康服務的需求。展望2035年,全區衛生健康服務體系全面實現現代化,居民主要健康指標位居全市前列。渝北區“十四五”時期衛生健康發展主要指標具體如下:
渝北區衛生健康事業“十四五”主要指標
|
類別 |
序號 |
主要指標 |
2020年 渝北區實際值 |
2025年 渝北區目標值 |
2025年重慶市目標值 |
指標性質 | |
|
健康水平 |
1 |
人均預期壽命(歲) |
78.52 |
79.3 |
79.3 |
預期性 | |
|
2 |
健康預期壽命(歲) |
- |
同比例提高 |
同比例提高 |
預期性 | ||
|
3 |
孕產婦死亡率(/10萬) |
0 |
≤9.9 |
≤10 |
預期性 | ||
|
4 |
嬰兒死亡率(‰) |
2.53 |
≤3.3 |
≤3.5 |
預期性 | ||
|
5 |
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 |
3.52 |
≤4.9 |
≤5.0 |
預期性 | ||
|
6 |
重大慢性病過早死亡率(%) |
11.86 |
≤11.5 |
≤13.5 |
預期性 | ||
|
7 |
城鄉居民達到《國民體質測定標準》合格以上的人數比例(%) |
94.1 |
≥94.4 |
≥93.5 |
預期性 | ||
|
健康生活 |
8 |
居民健康素養水平(%) |
23.28 |
≥30 |
≥30 |
預期性 | |
|
9 |
經常參加體育鍛煉人數比例(%) |
45.28 |
≥48 |
≥48 |
預期性 | ||
|
10 |
15歲以上人群吸煙率(%) |
22.04 |
≤22 |
≤22 |
預期性 | ||
|
健康服務 |
11 |
每千人口執業(助理)醫師數(人) |
3.14 |
3.8 |
3.6 |
約束性 | |
|
12 |
每百張床位臨床藥師數(人) |
0.08 |
0.7 |
0.7 |
預期性 | ||
|
13 |
每千人口擁有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個) |
1.5 |
4.5 |
4.5 |
預期性 | ||
|
14 |
全區兒童青少年總體近視率(%) |
51.47 |
≤49.0 |
≤49.0 |
約束性 | ||
|
15 |
二級以上綜合性醫院設置老年醫學科的比例(%) |
100 |
100 |
≥60 |
預期性 | ||
|
16 |
萬元收入能耗支出(元) |
108 |
94 |
95 |
預期性 | ||
|
17 |
三級公立醫院衛生技術人員人均科研經費(元) |
- |
7000 |
7000 |
預期性 | ||
|
18 |
三級公立中醫醫院患者中藥飲片使用率(%) |
門診 |
- |
≥60 |
≥60 |
預期性 | |
|
住院 |
- |
≥60 |
≥60 |
預期性 | |||
|
健康環境 |
19 |
城市空氣質量優良天數比率(%) |
91.5 |
≥92.3 |
≥88 |
約束性 | |
|
20 |
地表水達到或好于Ⅲ類水體比例(%) |
100 |
100 |
國家下達 |
約束性 | ||
|
健康保障 |
21 |
個人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重(%) |
27.82 |
≤27 |
≤27 |
約束性 | |
|
22 |
政策范圍內住院費用支付比例(%) |
城鎮職工醫保 |
83.2 |
≥85 |
≥85 |
預期性 | |
|
城鄉居民醫保 |
65 |
70 |
70 | ||||
(三)主要任務
一是加強公共衛生體系建設,保障公共衛生安全。建設現代化疾病預防控制網絡;完善公共衛生應急管理機制;提升重大疫情防控和救治能力。
二是統籌資源配置,推動醫療服務高質量發展。建設優質高效醫療服務體系;統籌推進“美麗醫院”建設;建強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高醫療質量和安全水平。
三是全方位促進健康,深入實施健康行動;普及健康生活方式;加強傳染病防控;強化慢病管理和傷害預防干預;完善心理健康和精神衛生服務;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強化職業衛生與健康保護。
四是堅持中西醫并重,推進中醫藥事業傳承創新發展。完善中醫藥服務體系;提升中醫藥服務內涵;推進中醫藥傳承創新。
五是全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釋放服務新動能。堅持和加強黨對公立醫院的全面領導;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提升衛生健康治理水平。
六是落實生育政策,促進人口均衡發展。推動實現適度生育水平;促進嬰幼兒照護服務發展;加強婦女兒童健康服務;提升老年健康服務能力。
七是順應產業發展趨勢,促進健康服務業高質量發展。鼓勵發展社會辦醫;拓展健康服務新業態。
八是強化人才隊伍與信息化建設,筑牢發展支撐與保障。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推進數字健康建設。
九是促進區域協同,推進健康一體化發展。推動區域公共衛生協同服務;推進高竹新區醫療協同服務。
(四)保障措施
強化組織領導、完善配套政策、營造良好氛圍、加強監測評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