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當前的位置:政策文件>政策咨詢問答庫
問:危險化學品事故可劃分為幾級?
答:按照嚴重性和受影響程度,危險化學品事故分為特別重大、重大、較大和一般四級。
問:響應等級如何劃分?
答:響應級別由高到低劃分為4個級別,分別用一、二、三、四級。
問:事故處置措施有哪些?
答:事故發生后有關部門應立即派人趕赴現場組織相關人員控制危險源、搜救被困人員、疏散群眾、救治傷員、引導輿論、維護穩定。
問:事發地和單位如何響應《預案》?
答:事發單位要立即組織本單位應急隊伍和人員營救受害人員,疏散、撤離、安置受威脅人員;控制危險源,標明危險區域,封鎖危險場所,并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擴大的必要措施;向事發地鎮人民政府(街道辦事處)及其有關部門報告。
問:煙花爆竹事故可劃分為幾級?
答:根據生產安全事故造成的人員傷亡或者直接經濟損失,事故一般分為四級:特別重大、重大、較大、一般。
問:煙花爆竹事故預警等級如何劃分?
答:按照事故發生的緊急程度、發展勢態和危害程度等因素,預警級別由低到高劃分為Ⅳ級、Ⅲ級、Ⅱ級、Ⅰ級,依次采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
問:事故處置措施有哪些?
答:事故發生后有關部門應立即派人趕赴現場組織相關人員控制危險源、搜救被困人員、疏散群眾、救治傷員、引導輿論、維護穩定。
問:煙花爆竹事故信息是如何發布的?
答:煙花爆竹事故的信息發布應當遵循依法、及時、準確、客觀的原則。指揮部要在突發事件發生后及時通過報紙、電視、廣播、網絡等方式向社會發布基本情況,隨后根據事故處置情況做好后續發布工作。
問:什么是自然災害?
答:自然災害是指給人類生存帶來危害或損害人類生活環境的自然現象。包括干旱、洪澇、臺風、地震、火山、滑坡、泥石流等。這些災害有的是氣象相關的,像颶風能帶來狂風暴雨和風暴潮,嚴重破壞沿海地區;地震是地殼快速釋放能量過程中造成的振動,會使房屋倒塌、道路損毀等;泥石流則是在山區或者其他溝谷深壑、地形險峻的地區,因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災害引發的山體滑坡并攜帶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塊的特殊洪流,能掩埋村莊等。
問:如何啟動自然災害救助應急預案?
答:當監測到自然災害即將發生或已經發生,并且達到預案中規定的啟動條件時啟動。例如地震應急預案可能規定當地震震級達到某個數值或者造成一定傷亡人數時啟動相應等級的應急響應。
問:自然災害如何公布?
答:自然災害發生后,有關信息發布工作按照《重慶市突發事件新聞發布應急預案》有關規定統一向媒體發布災害監測預警情況、損失情況、救援情況等信息。
問:自然災害應急預案多久更新一次?
答:原則上不超過5年,但是當出現新的災害風險、災害應對技術手段更新、社會經濟狀況發生較大變化以及其他重大變化等情況時就需要及時更新。例如城市發展后,原預案已無法滿足響應要求時,則需要進行更新。
問:什么是地質災害?
答:地質災害是指,在自然或者人為因素的作用下形成的,對人類生命財產、環境造成破壞和損失的地質作用(現象)。如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裂縫、地面沉降、地面塌陷、巖爆、坑道突水、突泥、突瓦斯、煤層自燃、黃土濕陷、巖土膨脹、砂土液化,土地凍融、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及沼澤化、土壤鹽堿化,以及地震、火山、地熱害等。
問:地質災害等級如何劃分?
答:根據《地質災害防治條例》第四條 地質災害按照人員傷亡、經濟損失的大小,分為四個等級:特大型、大型、中型、小型。
問:地質災害如何公布?
答:地質災害發生后,有關信息發布工作按照《重慶市突發事件新聞發布應急預案》有關規定統一向媒體發布災害監測預警情況、損失情況、救援情況等信息。
問:先期處置措施主要有哪些?
答:先期處置措施主要有:第一時間派人趕赴現場,采取控制措施,迅速組織開展自救互救、搶險救災;緊急疏散、轉移安置受威脅群眾;劃定危險區、設立警示標志、封鎖進出道路,采取其他防止危害擴大的必要措施;在確保救援人員安全的情況下可先行組織搜救被困人員;做好專業應急隊伍的引導;及時如實上報相關情況。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四十六條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和鄉、鎮人民政府,應當根據有關法律、法規、規章、上級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的地震應急預案和本行政區域的實際情況,制定本行政區域的地震應急預案和本部門的地震應急預案。
《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四十七條 地震應急預案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適時修訂。
I級響應條件:發生特別重大地震災害,造成100人及以上死亡(含失蹤)的地震災害事件;II級響應條件:發生重大地震災害,造成30人及以上、10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的地震災害事件;III級響應條件:發生較大地震災害,造成10人及以上、3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的地震災害事件;IV級響應條件:發生一般地震災害,造成10人以下死亡(含失蹤)的地震災害事件。
地震應急預案是在面對地震這種自然災害時所采取的一系列的應急措施和應急預案。它主要是為了提前制定出一系列應急預案,以便于在災害發生時能夠迅速地組織應急救援,保障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防震減災法》第四十九條 按照社會危害程度、影響范圍等因素,地震災害分為一般、較大、重大和特別重大四級。
震源在地面上的投影點稱為震中。震中到地面上任何一點的距離稱為震中距。
????震級表示地震本身大小的等級,她與震源釋放能量多少有關,能量越大,震級越大,一次地震只有一個震級。震級相差一級,能量相差約33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