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號 ]
- 11500112MB193784XN/2025-00119
- [ 發文字號 ]
- 渝北衛健函〔2025〕86號
-
- [ 主題分類 ]
- 衛生
- [ 體裁分類 ]
- 其他
-
- [ 發布機構 ]
- 渝北區衛生健康委
-
- [ 生成日期 ]
- 2025-04-30
- [ 發布日期 ]
- 2025-05-12
重慶市渝北區衛生健康委員會關于區人大十九屆六次會議第2025193號建議的復函
尊敬的高博代表:
您提出的《關于利用街道社區閑置物業開展普惠托育服務的建議》(第2025193號)已收悉,感謝您對渝北衛生健康事業的關心和支持,對您的提案,我委高度重視,委主要領導親自批示并組織專題會議研究和布置。有關辦理情況回復如下:
一、全區托育服務發展基本情況
2024年渝北區常住人口156.7萬人(不含兩江新區),出生人口數1.2萬人,同比增長14%。3歲以下嬰幼兒3.4萬人,占總人口比重2.2%。育齡婦女人數37.6萬人,全區育齡人口數量較多,生育潛力大,托育需求旺盛。截止2025年一季度,全區備案托育機構144家,建設托位數7076個,同比增幅達15%,每千人口托位數4.53個,普惠托位占比80%以上。
去年,我區成功爭取中央財政支持普惠托育服務發展示范項目一億資金。按照《渝北區普惠托育服務發展示范項目實施方案》,我委圍繞“11635”總體發展思路,全力推進普惠托育服務高質量發展,預計今年年底,建成1家區級托育綜合服務指導中心、4個“醫育結合”示范園和15個鎮街(社區)托育園等公辦或公建民營托育服務網絡體系,同時,全面推進托幼一體化發展、用人單位辦托和社會力量辦托等,形成普惠托育服務多元化發展格局,實現“15分鐘托育服務圈”。
二、工作開展情況
(一)聚焦頂層設計,建立全局統籌發展機制。一是強化目標規劃。將托育服務納入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十四五”和“十五五”規劃,將托育核心指標納入民生實事“八張報表”考核和衛健系統高質量發展考評體系。二是成立工作專班。設立以區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嬰幼兒照護服務工作領導小組,建立托育服務發展部門聯席會議制度,累計召開聯席會議21次,切實解決托育規劃布局、資產盤活、資金籌集、項目建設等問題。三是完善配套政策。印發《重慶市渝北區3歲以下嬰幼兒照護服務能力提升行動實施方案》(渝北府辦發〔2024〕6號),建立完善托育機構建設補助、租金補助、困難嬰幼兒補助等政策舉措,統籌謀劃支持全區普惠托育服務事業高質量和可持續發展。
(二)聚焦供給擴容,構建公辦托育服務網絡體系。一是建設區級托育綜合服務指導中心。按照國家示范級標準,選址仙桃數據谷建成約3800平米集“托育示范中心、托育人才培訓中心、托育綜合管理中心”于一體的區級托育綜合服務指導中心,總投資約4000萬元,目前已完成立項、設計招投標工作,預計今年11月建成投用。二是推進“醫育結合”項目。3月中旬,全區首個“醫育結合”托育園在區婦幼保健院建成投用。區人民醫院、區中醫院、雙龍湖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托育園建設已完成項目設計、建設招投標工作,預計10月底建成。三是建設鎮街(社區)托育園。與財政聯合印發《關于開展鎮街(社區)普惠性托育服務機構建設的通知》,全面盤活閑置國有資產,開展建設15個公辦或公建民營性質的鎮街(社區)普惠托育園,已撥付首批6個鎮街(社區)托育園激勵性獎補資金1047.32萬元,寶圣湖、龍塔、雙龍湖等普惠托育園將于8月左右率先建成。目前正啟動第二批托育園建設申報工作。四是發展托幼一體。與區教委聯合印制《關于做好幼兒園開設托班備案工作的通知》,堅持以需求為導向,鼓勵有條件的幼兒園招收2-3歲嬰幼兒,目前全區130余家民辦幼兒園已開辦托班,并完成備案,占備案機構總數的90%。目前正協同區教委推進公辦幼兒園辦托工作,預計6月將開展備案一批公辦園辦托機構。
(三)聚焦能力提升,構建標準化人才保障體系。一是加強統籌指導。依托區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整合托、宣、教服務功能,每年組織開展培訓托育人才1000名,持續開展服務和標準研發項目。今年5月中下旬,將開展全區托育從業人員培訓,目前已制定培訓方案。二是強化陣地建設。加強醫療資源和教育資源整合,依托區職教中心打造2500平方米以上的“三位一體”生育支持陣地,即,人才實訓基地、托育示范園、新型婚育文化陣地,目前該項目進入整體設計階段,預計投資700余萬元。三是籌建專家團隊。探索與西南大學、重慶第二師范學院、市人口研究院、市婦幼保健院、社會專業機構等專業機構深度合作,籌建不少于30人的“渝北區托育服務發展專家庫”,合力開展托育服務專業設置、教育教學體系開發、課題研究、技術指導等,發揮資源共享、聯合共建優勢,強化全區托育服務培訓指導。
(四)聚焦政策支持,構建普惠可持續發展體系。一是持續加大普惠支持力度。建立健全托育機構運營補助、租金補助、示范補助、困難嬰幼兒補助等一系列政策。積極申報市級社區普惠托育建設資金補助。2025年初為全區100個托育機構兌現2024年度運營補助資金85.9萬元。2025年底,將兌現落實普惠托育機構10元/平米/月租金補助。二是減輕群眾送托負擔。聯合市場監管、財政等加強機構收費價格監管,明碼實價公示收費項目;打好政策“組合拳”,聯合發改委打造托育服務“15分鐘高品質生活服務圈”,目前仙桃、龍山等街道已啟動社區嵌入式托育建設工作。三是加強科普育兒社會宣傳。加強托育品牌建設,打造“渝貝貝”普惠托育服務品牌,目前,已完成視覺系統設計,統一宣傳口號、品牌標識、吉祥物及應用產品;正同步開展品牌商標登記備案有關工作。通過線上線下育兒課堂、入戶指導、親子活動等,家長科學育兒知識普及率達95%。
(五)聚焦綜合監管,構建規范化服務管理體系。一是加強質量控制。于2024年3月成立“醫育結合聯盟”,區嬰幼兒照護服務指導中心全面負責醫療衛生機構對轄區托育機構的技術指導和質量控制,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定期對托育機構的嬰幼兒提供全面健康服務。截至目前,托育機構嬰幼兒電子健康檔案建設管理率達100%。二是加強安全監管。建立了由衛生健康部門牽頭,消防、市場監管等部門參與聯合監管機制,加強托育機構安全教育、應急演練,2024-2025年開展覆蓋消防、食品衛生、應急處置等方面的聯合排查8次、抽查整改問題64個。三是探索智能管理。在即將上線的全市“托育一件事”數據平臺基礎上,我區擬探索建設差異化數字管理系統,依托人工智能大模型應用,創新與服務數智化托育,打造具有渝北辨識度的“渝貝貝”數字化托育服務管理平臺,目前正籌備有關前期工作。
三、存在問題
(一)閑置國有資產整合不夠。部分鎮街由于老舊城區、人口稠密發達地區等因素,缺乏合適的托育園建設選址。建議:從區級層面,全面盤活國資委、機關事務中心、區教委(閑置校舍)、國有公司等部門閑置優質資產,支持普惠托育園建設。
(二)普惠托育服務事業認知不夠。少數鎮街對普惠托育服務發展認知度不夠,對國家要求開展公辦托育服務網絡體系建設理解不深,導致工作不積極不主動。
(三)托育園項目建設周期較長。區級托育綜合服務指導中心、鎮街(社區)和用人單位托育園建設大多屬于新建項目,閑置資產盤活、選址評估論證、建設立項審批、項目設計和建設實施招投標等工作涉及部門多、牽扯事項復雜,導致項目建設周期較長,中央普惠托育項目資金使用較為緩慢。
四、下步工作計劃
一是提升公辦普惠托育服務供給。加快推進區級托育綜合指導中心、鎮街(社區)托育園、醫育結合等項目建設,力爭2025年底建成投用。二是鼓勵公辦幼兒園辦托。聯合教委,推動“公辦率”指標優化,開展公辦園閑置學位摸底,深化“托幼一體化”,確保公辦幼兒園辦托資源有效擴容。三是加強托育人才培訓力度。支持渝北職教中心等院校與托育機構共建實訓基地,促進托育、幼教教學體系有效銜接,加強育嬰師、保育員等從業人員規劃范培訓,提高隊伍整體素質。四是持續開展托育品牌宣傳。依托“5.15國際家庭日”“7.11世界人口日”等重要時間節點,依托“渝北健康之聲”等平臺開展線上線下系列科普育兒知識普宣傳,提升科普育兒知識群眾知曉度。
聯系人:衛雅倫,聯系電話:67801339。
重慶市渝北區衛生健康委員會
2025年4月30日
(此件主動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