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索引號 ]
- 11500112MB163155XK/2025-00250
- [ 發文字號 ]
-
- [ 主題分類 ]
- 環境監測、保護與治理
- [ 體裁分類 ]
- 公告公示
-
- [ 發布機構 ]
- 渝北區生態環境局
-
- [ 生成日期 ]
- 2025-10-28
- [ 發布日期 ]
- 2025-10-28
重慶市渝北區生態環境局2025年10月28日擬作出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審批意見的公示
根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審批程序的有關規定,經審查,2025年10月28日我局擬對以下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文件作出審批意見。為保證此次審查工作的嚴肅性和公正性,現將擬作出審批意見的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基本情況予以公示,公示期為2025年10月28日-2025年11月3日(5個工作日)。
聽證權利告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許可法》,申請人和利害關系人可自公示之日起5個工作日內以書面形式向我局提出聽證申請。反饋意見受理方式為電子郵箱:ybqsthjjspk@163.com,傳真:023-67822720,郵 編:401120。
|
序號 |
項目名稱 |
建設地點 |
建設單位 |
環境影響評價機構 |
項目概況 |
主要環境影響和環境保護對策與措施 |
相關部門 意見 |
|
1 |
天友優質乳工程智能化工廠項目 |
重慶市渝北區H03單元03街區N4-12/04 |
重慶天友乳業股份有限公司 |
重慶環科源博達環保科技有限公司 |
項目占地面積92140平方米,總建筑面積71250平方米,主要包括生產車間、動力車間、原料庫房、產品庫房、辦公樓、食堂及宿舍樓等。項目建設低溫產品生產線和常溫產品生產線,其中低溫產品生產線日產能300噸、年產能105000噸,產品包括酸奶(發酵乳)、乳酸飲料;常溫產品生產線日產能700噸、年產能245000噸,產品包括純奶(滅菌乳)、調制乳、常溫酸奶(發酵乳)、植物蛋白飲料、乳酸飲料。項目勞動定員400人,四班三運轉制,每班工作8小時,年工作350天。項目總投資700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2000萬元,占總投資比例為2.85%。 |
(一)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 1、文明施工,嚴格控制施工揚塵污染,包括對施工區實行圍擋封閉施工,硬化工地進出口道路,灑水降塵,建筑渣料及原材料采用塑料薄膜覆蓋,禁止高空拋灑棄渣,選用先進施工機械設備等揚塵污染控制措施。禁止施工工地現場攪拌混凝土。 2、合理布局施工、組織交通運輸和安排施工時間,控制噪聲污染,禁止夜間22:00時至次日6:00時進行高噪聲作業,確因工藝需要,必須提前辦理夜間施工手續,并按規定程序進行公示。 3、施工期生活污水依托周邊生化池處理,然后經市政污水管網進入石坪污水處理廠處理。施工廢水經隔油、沉淀處理后回用,不外排。 4、施工期生活垃圾集中收集后交環衛部門統一處置。建筑棄土石方清運至指定棄土場處置,建筑垃圾由建設單位統一清運至建筑垃圾消納場處置。 (二)營運期環境保護措施: 1、嚴格落實廢氣污染防治措施 項目共設置4臺天然氣鍋爐、1臺沼氣鍋爐,采取低氮燃燒技術,燃燒廢氣分別經5根排氣筒排放,排氣筒高度不得低于8米,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煙氣黑度應達到《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50/658-2016)及其第1號修改單要求;生產車間豆料加工過程對大豆、花生等進行烘烤脫皮,采用燃氣烘烤機間接加熱烘烤,燃氣烘烤機采取低氮燃燒技術,燃燒廢氣經15米高排氣筒排放,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應達到《工業爐窯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DB 50/659-2016)中主城區標準要求:豆料脫皮過程產生的含塵廢氣經密閉收集,采用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經15米高排氣筒排放,主要污染物顆粒物應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50/418-2016)主城區標準要求;污水處理站產臭單元加蓋封閉,臭氣集中收集后采用堿液噴淋塔+活性炭吸附處理后,經15米高排氣筒排放,主要污染物氨、硫化氫、臭氣濃度應達到《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14554-93)要求;實驗室產生的廢氣經通風櫥、原子吸收罩、萬向罩等收集,采用堿液噴淋塔+活性炭吸附處理后由13米高排氣筒排放,主要污染物非甲烷總烴應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50/418-2016)主城區標準要求;食堂產生的油煙廢氣采用高效油煙凈化器進行凈化,經專用煙道引至建筑屋頂排放,主要污染物非甲烷總烴、油煙應達到《餐飲業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50/859-2018)要求。 酸堿站規范裝卸、加強通風,污水處理站強化臭氣收集,廠區加強綠化,確保廠界氨、硫化氫、臭氣濃度應達到《惡臭污染物排放標準》(GB 14554-93)要求,確保廠界氮氧化物、非甲烷總烴、顆粒物應達到《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DB50/418-2016)要求。 項目設置環境防護距離以污水處理設施產臭單元外延100米,環境防護距離范圍內不得新建居民住宅、學校、醫院等環境敏感目標。 2、嚴格落實水污染防治措施 項目排水采用雨污分流制。建設1座污水處理站,采用“格柵+調節+UASB+A/O+除磷+沉淀+清水池”處理工藝,處理規模4500m3/d。項目食堂產生的含油污水經隔油處理后,與生活污水、生產廢水一并進入污水處理站處理,主要污染物pH值、化學需氧量、五日生化需氧量、懸浮物、動植物油應達到《污水處理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三級標準要求(氨氮、總磷和總氮執行《污水排入城鎮下水道水質標準》(GB/T31962-2015)中B級標準),經市政污水管網進入石坪污水處理廠深度處理,然后經朝陽河排入長江。 3、嚴格落實地下水、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項目進行分區防滲劃分:危險廢物貯存庫、污水處理站、酸堿站、油品庫、油墨庫、油漆庫、化學品庫房等納入重點防滲區管理,防滲等效黏土防滲層Mb≥6.0m,K≤1×10-7cm/s。一般固廢貯存庫、原料庫房、常溫車間和動力車間其他區域等納入一般防滲區管理,防滲等效黏土防滲層Mb≥1.5m,K≤1×10-7cm/s。綜合樓、倒班樓及食堂、廠區地面等,采取一般地面硬化措施。 4、嚴格落實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項目應通過合理布局,盡量選用低噪聲設備,設備采取基礎減振,廠房隔聲等降噪措施,確保廠界噪聲應達到《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348-2008)3類標準要求。 5、嚴格落實固體廢物分類處置和綜合利用措施 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實驗室廢液、含油廢液、廢切削液、廢包裝桶、廢潤滑油、廢液壓油、廢活性炭、廢含油棉紗手套屬于危險廢物,定期交有資質單位處置,進行聯單及臺賬制度管理。廠區東北側新建危險廢物貯存庫,建筑面積40平方米,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 18597-2023)要求,采取“防風、防曬、防雨、防漏、防滲、防腐”等措施,并設置滲出液收集設施。庫房地面設地溝和集液池,庫房內地面基礎及內墻均采取防滲措施(其中內墻防滲層做到1米高)。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應按照《危險廢物收集貯存運輸技術規范》(HJ2025-2012)等相關要求進行。轉移危險廢物時,按照《危險廢物轉移管理辦法》(部令第23號)規定,進行聯單及臺賬制度管理。同時,企業應當按照國家有關規定制定危險廢物管理計劃;建立危險廢物管理臺賬,如實記錄有關信息,并通過國家危險廢物信息管理系統向生態環境主管部門申報危險廢物的種類、產生量、流向、貯存、處置等有關資料,危險廢物管理計劃應當報生態環境部門備案。項目新建1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庫,建筑面積200平方米。營運期產生的不合格牛乳、檢驗廢品、豆殼、豆渣交養殖場回收作動物飼料,廢脫硫劑、廢離子交換樹脂、廢反滲透膜交廠家回收處置,凈乳雜質交環衛部門清運處置,廢包裝交物資回收公司綜合利用,污水處理站污泥脫水后交有處理能力單位處置。按照《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管理臺賬制定指南(試行)》要求落實各項臺賬管理措施。生活垃圾經收集后交環衛部門清運處置。餐廚垃圾收集后交餐廚垃圾處理單位處理。 6、嚴格落實環境風險防范措施 項目設置1座容積1000m3事故池和配套的雨污切換閥,事故情況下,將攜帶物料的消防廢水、雨水等收集后送入事故池,防止污廢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設置200m3/h的應急火炬放散系統,在沼氣凈化系統設備檢修或事故時,通過8米高應急放空火炬燃燒處理。液態化學品存放區設置事故收集地溝及收集池,酸堿站硝酸罐、液堿罐區設置有效容積不低于35m3的圍堰。雙膜儲氣柜區域設置可燃及有毒氣體監測報警系統。油品庫、油漆庫、油墨庫儲存區域下方設置防滲托盤。設置獨立的氣瓶區,乙炔瓶和氧氣瓶應分開存放,并配備足夠的消防設施。建立環境風險防范制度,制定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并報生態環境行政執法部門備案,加強環境風險管理,防止因事故引發環境污染。 |
重慶市渝北區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項目代碼:2302-500112-04-01-983946) |